電力監控-白鶴灘電量爭奪的利益鏈條
作者:管永生 ???來源:電聯新媒???發布日期:2020-09-21 10:00:56?
瀏覽:
鈺鑫智能電力監控事業部為您轉載電力行業新資訊!
日前,國家能源局一紙文件終于吹散了白鶴灘水電站外送的重重疑云。據媒體報道,此前,重慶、四川兩地曾經上書國家有關部委,希望白鶴灘水電站電量由川渝電網就地消納。
(來源:微信公眾號“電聯新媒” 作者:管永生)
對此國家能源局的回復是,為確保國家利益最大化,兼顧各方訴求,烏東德、白鶴灘電站枯水期在云南、四川各留存100億千瓦時電量,其中云南留存電量包括烏東德電站60億千瓦時及通過置換方式留存的白鶴灘電站40億千瓦時,其余電量按原規劃方案外送東部地區消納。
果真是風水輪流轉。多年前,電力體制改革的 “導火索”——“二灘棄水”事件,了解電力歷史的人士至今仍歷歷在目,恍然如昨。而今,待字閨中的白鶴灘電量,搖身一變為楚楚動人的窈窕淑女,以致讓人求之不得,寤寐思服。
實際上,川渝聯手上演“雙城記”,背后推手是建立西南地區經濟“雙子座”的雄心壯志。隨著中國工業經濟梯級轉移步伐推進,川渝地區銜接有續,經濟實力悄然長高,在中國經濟的版圖上已被醒目標記。
毫無疑問,包括水電在內的豐富資源條件,是其招商談判桌上一摞籌碼中面值較大的藍色籌碼。
如今,富集水電資源已經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優勢資源,從某種程度上看,堪比引鳳而來的“梧桐樹”,兩年前,一大批比特幣掘金礦主紛紛“西南飛”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。
所以,川渝兩地希望白鶴灘水電站電量就地消納并不讓人意外。更何況成渝地區“雙城”經濟圈建設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,以期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。
當前,以5G為代表的新基建,為經濟社會發展賦予了新動能。川渝經濟欲提質增效,僅僅依靠承接產業轉移顯然難以奏效,必須順勢而上,換道超車,占領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高地。
或許讓人意外,數字產業恰恰是高能耗產業,中電聯統計顯示,上半年,依托大數據、云計算、物聯網等新技術的服務業快速發展,信息傳輸、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用電量增長27.7%。
所以,擁有豐富的水電電量,對部分區域經濟而言,已經不是“手中有糧,心中不慌”的初級階段,而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前提和基礎。有道是,誰掌握了能源,誰就掌握了主動權。此言不繆。
水電占多的四川電網,一直存在 “豐余枯少”的結構性矛盾,即豐水期電量冗余,枯水期電量偏少。這一鮮明特點決定了四川電網必須保持開放型、外向型的“友好界面”。
而打造西南電力交換樞紐,早已被嵌入四川電網發展路線圖之中,枯水期外購,豐水期外送,一進一出間,實現更大范圍的電量轉運與平衡。如果輸電通道允許,那么這將是一個不錯的方案。
川渝之所以敢于“上書”有關部委就地消納白鶴灘水電站電量,除了對區域經濟發展的自信外,還有網間外送這道最后“防線”。總而言之,資源在手,盡占主動,可謂有勇有謀。
白鶴灘水電站電量爭奪背后,是一條長長的利益鏈,各方訴求“機鋒暗藏”,其本質是本方利益最大化。
這并不是壞事。其實,無論是地方政府,還是中央企業,都肩負著各自的使命和職責。或許正因為這種爭先恐后的利益之爭,才使得中國經濟發展穩中有進,韌性十足。
國家能源局的回復亦不失為“神回復”,表明其早已洞察各種訴求在字里行間隱藏的利益之爭,毋庸置疑,國家利益才是最大利益。一言既出,塵埃落定。
鈺鑫智能電力監控事業部為您提供企業能源綜合監測、用電網絡安全管理、電力監控系統一體化解決方案!